二级教授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 全国优秀教师
学院: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学术头衔:国务院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安全生产非煤矿山技术支撑专家,中国能源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1)油气渗流机理与油藏描述
(2)提高油气采收率原理与技术
(3)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技术
个人简介
刘义坤,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吉林省松原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198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SPE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广西省、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学等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家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台专家。
多年来一直从事油气渗流机理、油气田开发工程理论与技术、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等研究工作。在特高含水油田有效动用理论、中低渗透层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非常规油气渗流机理研究、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4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20余项,其他科技攻关课题5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8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3项,拥有发明专利15件。
长期从事石油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是《渗流力学》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黑龙江省渗流力学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渗流力学》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渗流力学》负责人。主讲本科生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2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3部。
学术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
[1] 刘义坤, 王凤娇, 汪玉梅, 等.中低渗透储集层压驱提高采收率机理[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2,49(04):752-759.
[2] 刘义坤, 王海栋,孟文波, 等.深海底水气藏水平井充填透气阻水砾石的增产实验[J].天然气工业,2020,40(01):61-68.
[3] 于倩男, 刘义坤*, 梁爽, 等. 聚表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 46(06): 1138-1147.
[4] 王海栋, 刘义坤*, 王凤娇, 等. 深海底水气藏水侵规律与水侵风险识别方法[J]. 天然气工业, 2020, 40(12):71-79.
[5] Wang Fengjiao, Liu Yikun*, Hu Chaoyang, et al. Micro-nano pore throat structure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 sandstone gas: A case study in the Ordos Bas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il Gas and Coal Technology, 2020, 196(1): 386-401.
[6] Anqi Shen, Yikun Liu*, Mingxing Bai, et al. Surfactant Effects of Wettability Alteration and Low IFT on Countercurrent Imbibition for Tight Oil Formation[J], energy & fuels, 2018, 32(6):12365-12372.
[7] Haidong Wang, Yikun Liu*, Tenglong Yu. Adaptability of Polymer Molecular Coil Dimension in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Reservoir[J],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uels and Oils, 2020, 56(4), 1573-8310.
[8] Jiqiang Zhi, Yikun Liu*, Jinfeng Chen,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of Amphiphilic Polymer Heavy Oil Activator[J], MOLECULES, 2023, 28(13):5257.
二、部分授权专利
[1] 刘义坤,王海栋,李占东,支继强,梁爽,于倩男. 一种底水油气藏水平井增产控水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910201722.6.
[2] 刘义坤,于倩男,梁爽,肖艳玲,王凤娇,张栋,等. 一种优势渗流通道的压裂封堵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1282522.2.
[3] 肖艳玲,于倩男,刘义坤,梁爽,王海栋,徐冰,等. 一种提高老油田薄差储层采收经济效率的压裂驱油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811282517.9.
[4] 沈安琪,刘丽,刘义坤,张志刚,陈红徕,贾海范,等. 一种油田采油井口流程装置及操作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391636.1.
[5] 王凤娇,薄丽锋,徐贺,刘义坤,张戎宙,朱是维. 用于致密储层数值模拟的多孔介质等效简化模型构建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210039464.8.
[6] 钟会影,尹洪军,刘义坤,张弦,张伟东,刘岢鑫. 黏弹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弹性湍流特性测定装置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1147713.6.
获奖信息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其他科技成果奖励9项;黑龙江省教材建设特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4项。部分如下:
[1]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奖主要贡献者);
[2]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替多孔介质中的油的机理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替多孔介质中的油的机理研究,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替多孔介质中的油的机理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5]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及措施优化挖潜方法,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4087,压裂-渗流-驱油方法多场耦合渗流机理研究,2021-01至2024-12,58万元,在研,主持
[2]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科技攻关项目,CCL2023ZJFN0823,海上低渗透油田压驱增油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2023-08至2025-01,129万元,主持
[3]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ZX2023ZCGCF5480,基于海上多因素影响条件下压驱注入量和焖井时间研究,2023-10至2025-01,78万元,主持
[4]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2018010,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压裂渗滤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2018-07至2021-07,20万元,主持
[5] 中石油“十三五”科技攻关项目,DQYT 0513003-2018-JS-518,三类油层压驱渗流机理研究,2018-01至2020-12,206万元,主持
[6]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科技攻关项目,GCYHZC2019,老油田压驱采油技术攻关研究与试验,2019-01至2020-12,120万元,主持
[7] 中海油“十三五”科技重大攻关项目,CCL2018ZJENO462,深水开发井控水工艺及应用研究,2018-01至2020-07,227万元,主持
[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6ZX05010002-004,特高含水后期薄差油层剩余油分布及动用界限研究,2018-01至2020-12,315万元,主持
[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6ZX05023,大型压裂过程多功能压裂液体系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2018-01至2020-12,147万元,主持
[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1ZX05052,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及措施优化挖潜方法研究,2011-01至2015-12,150万元,主持
邮箱:
liuyikun1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