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男,汉族,1986年1月出生,黑龙江省五常市人,教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2008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系教师、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寒区油气管道输送研究室”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地面工程试验基地-节能降耗研究室”副主任、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和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特聘“首席技术专家”,是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会员、国家管网集团科协会员。被聘为东北石油大学学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油气与新能源期刊“青年编委”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特约编委”。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通讯评审专家、陆军油料领域评审专家和中国知网(CNKI)评审专家。同时担任Petroleum Science、Ener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entific Reports、Measurement、Geo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和CSITE,以及过程工程学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和重庆大学学报等国际和国内期刊审稿人。
多年来一直从事油气储运系统仿真与节能降耗技术、油气田地面生产系统复杂流动与传热规律和油气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油气储运过程的多尺度流动与传热规律、易凝高粘原油流变性的微细观机制和油气储运系统最优化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基金项目(一等资助)3项,同时负责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科研课题14项。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等各级基金项目10余项,同时完成了30余项企事业单位的横向委托科研课题。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篇,其中中科院一区刊物和工程大类Top期刊论文24篇、EI收录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家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拥有软件著作权6项。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3和第4),包括大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在内的市局级科技奖励5项(排名前三)。2016年入选“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22年获得东北石油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23年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2023年获评“全国高校石油矿业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长期从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是《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的主讲教师,新工科建设课程《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输油管道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负责人。同时主讲博士研究生课程1门、硕士研究生课程3门,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包括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在内的省级教改项目2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1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