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简介
1. 课程历程
石油工程II(采油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石油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共64学时,4学分。
1960年建校之初开始设置,原名《采油工程》,面向采油工程专业本科生;1994年更名为《石油工程Ⅱ(采油工程)》,面向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和油田相关领域技术人员。
2. 先修课程
油层物理、渗流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工程力学及工程流体力学。
3. 课程主要内容
(1)油井基本流动规律;(2)自喷采油及节点系统分析;(3)有杆抽油泵采油;(4)其它人工举升方法;(5)注水技术;(6)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7)油井生产维护技术。
4. 对专业的支撑
5. 对学科的支撑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
6. 教学成果资源
2009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4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石油工程》教材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7. 实践教学资源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石油工程与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教学团队资源
本课程主讲教师为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均具有与本课程相关的工程实践经历,11人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其中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得者4人。
二、教学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1:掌握采油工程各种工程技术及措施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识别和判断石油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支撑毕业要求2-1。
教学设计思路:采用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相关的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多相流体渗流条件、气液两相管流流态、节点位置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课程目标 2:针对油藏特点,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工程设计等方法,描述石油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支撑毕业要求2-2。
教学设计思路:采用课堂教学、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建立采油工程中油气井基本流动规律、压力梯度计算、有杆泵采油、油水井增产增注等复杂工程问题的数学模型,正确表达与描述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 3:针对油藏特点及流体特征,在掌握采油方式及增产增注工艺原理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举升方式和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支撑毕业要求2-3。
教学设计思路:采用课堂教学、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研讨式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石油工程复杂工程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可选择,能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 4:针对描述的采油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及采油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法。支撑毕业要求2-4。
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研讨式教学内容,针对抽油机井的举升问题进行悬点运动规律及载荷计算、平衡计算、曲柄轴扭矩计算、强度校核等计算,示功图分析和泵效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有杆泵采油系统的选择设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课程目标 5:基于采油工程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采油工程领域内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支撑毕业要求4-1。
教学设计思路:结合课堂教学和研讨式教学,通过文献调研,采用类比法、等效法、数学模型法等相关方法,进行气液两相管流压力损失计算,功能型抽油泵的设计,注水指示曲线应用分析等,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 6:基于采油工程原理与方法,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采油工程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调研和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支撑毕业要求9-1。
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研讨式教学内容,根据有杆抽油泵、其它人工举升方法、注水技术以及油水井增产增注等采油工程基本原理,对复杂油田采油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调研、整理和分析,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考核
课程考核结构如表所示:
课程成绩构成
项 目 |
权重(%) |
平时成绩(作业及测试) |
20 |
研 讨 |
20 |
期末考试 |
60 |
总 计 |
100 |
课程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
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 总分值 |
笔试相关试题占分比例(%) |
平时作业内容占分比例(%) |
研讨内容占分比例(%) |
课程目标1 |
18 |
30 |
|
|
课程目标2 |
19 |
15 |
50 |
|
课程目标3 |
15 |
25 |
|
|
课程目标4 |
19 |
15 |
50 |
|
课程目标5 |
25 |
25 |
|
50 |
课程目标6 |
10 |
|
|
50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四、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
《石油工程》,高等院校石油与天然气类规划教材,陈涛平 主编(第二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年。
推荐参考资料:
《采油工程(第三版)》,李颖川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
《中国采油工程》,万仁溥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张琪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年。
《采油工程手册》,万仁溥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
《采油工艺原理》,王鸿勋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与研讨式教学方式为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复杂工程问题及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教学方法设计。
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问题引导讨论、课堂提问测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改变传统课堂提问测验只有成绩没有分析的模式,给出详细的评价指标,动态评价学生课堂学习和接受能力。
研讨式教学主要采用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的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科技前沿和行业最新技术需求设计研讨内容,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细化考核指标,详细评价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等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创新特色
按照OBE理念和石油工程专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环节中始终强调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结合课程特点及我校大庆精神育人特色,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加强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在各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深入推进科教结合。